当前位置:王冠小说>都市言情>纨绔皇妃要休夫> 第一百零七章偷梁换柱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零七章偷梁换柱(1 / 3)

“什……”什么事?没等宋岩说完,就被赵风迫不及待地打断,“你要调查的这个案子,既凶险,又复杂,虽然给了你这十五个护卫,朕也不能完全确保你的安危,”说着,递给宋岩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,“朕现在的能力,也有限。”

对于皇上来说,贵为一国天子,执掌大豊江山,无论是为了国家的安稳,还是自己的安危,保持威严和神秘,都是必须的。

而赵风能向毫不避讳地对宋岩说出这句“朕现在的能力,也有限”这种,暗示皇权内斗,自己受制于人的话,可见对宋岩十分重视和信任。

宋岩虽然固执,但并不笨。闻言,也猜到了这其中关节,会意地点了点头。

见状,赵风松了一口气,继续道:“这个案子,是要继续查下去的,作奸犯科,图谋不轨的人,朕绝不会放过,但你不要把这件案子放在明面上,要暗中查,偷偷的查,尽量不要走漏风声。宋大人,你明白了吗?”

“知道了,皇上放心,臣虽冥顽不灵,但也知道先自保,才能救人的道理。”宋岩双手握拳,吉吉一拜,道,“臣会先对外宣布,结束此案,让对方放松警惕,然后,暗中查探。”

“好。”

处理完了宋岩的事,赵风起驾回宫,直奔慈宁宫。

身为一国之君,每天要做的事很多,除了宋岩,要操心的官员也很多,比如那些被他提拔上来,替代母后党羽的新手。除了今日,几乎每日都是这种,陀螺一般,连轴转的状态。

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皇帝,真的很“忙”。

“母后,一国之君的安危,关乎社稷之本,儿臣既已登基为帝,护身暗卫,不可或缺。只是儿臣初登大宝,朝野诸事不甚了解,儿臣知道母后身边设暗卫多年,是以想跟母后请教,如何于江湖门派,选拔暗卫。”行完礼,赵风对太后道,直奔主题。

绕弯子太累,而且还浪费时间,如果没有什么特殊需要,对太后,赵风一般都是开门见山。

闻言,想起赵风早年浪荡宫外,不务正业,导致连先皇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,太后就气不打一出来。

冷哼一声,太后怒气冲冲的开口,质问之情溢于言表:

“告诉了你怎么选暗卫,你想怎么样?难不成你现在都登基为帝了,还不想着怎么在宫里好好处理政务,还要去宫外去玩物丧志吗?!”

二人之间隔阂已深,毫不过分地说,暗里赵风已视她为死敌,你死我亡的那种,此时太后浑然忘我的,以纯粹的母亲视角来教训他,和给二人本就紧张的关系火上浇油,没什么区别。

闻言,赵风眸光一暗,却一如既往的,只是稍纵即逝,立即就恢复了之前的,平静如常。

但太后知道,这个素来在自己面前伪装克制的儿子,表面越是平静,则证明内心越是激动。也就是说,现在,他心情很不好。

意识到自己的失态,太后压下怒火,重新定位了一下自己此时应该“扮演”的角色,换了个口气,再次开口:“你是哀家的儿子,又是一国之君,哀家手下多年累积下来的暗卫,自会像保护哀家一样,护你周全,不用你格外选拔暗卫。况且,宫外鱼龙混杂,危机四伏,你贵为一国之君,倘若出去,发生了什么危险怎么办?”

闻言,赵风心上一凛:不愧是老谋深算,滴水不漏的圣后,说出的话,总是这么“合情合理,无可厚非”。不告诉他暗卫的由来,不过是担心他对自己不利,而杜绝他出宫,不过是想闭目塞听,将他彻底架空在朝野之上,任她摆布。

思及此,李将军警醒似的话,再次浮现在赵风的脑海,如一颗种子落在心田,在他气闷和不甘的浇灌下,迅速生根发芽。

见赵风的眼底闪烁着若隐若现的不甘,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,太后立即不容置喙地续了一句:“至于你之前跟哀家说过的,那个被刺杀的提刑官,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员而已,派几个军中武艺高强的士兵保护,足矣。”

太后向来觉得赵风曾被先皇架空多年,现在又是初登大宝,能力不足。而一国之君,乃国之根本,一举一动,与整个大豊的气运紧紧相连,总怕他出现任何错误。

所以,她向来习惯大包大揽,对赵风来喝去,指点管控,无论私事公事,都争取做到“完全正确”,她从来不管赵风是怎么想的,或者想怎么做,因为在她看来,他怎么想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他下的决定能不出错,不因一失足,成千古恨。

所以,她带给赵风和朝中百官的,是一副独断专权,咄咄逼人的印象,所以不仅是年少曾与她有过误会的赵风,天下人皆认为,她像大唐的武帝一样,有夺权称帝之心。

太后的步步紧逼,让那已经在赵风心底发芽的信念,瞬间长成了参天大树。

坚定了信念,赵风对太后“意图架空自己”的阴谋,报以冷笑,但表面上,他是不会表现出来的——让敌人觉察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,可是政权斗争中,最忌讳的事。

“儿臣,谨遵母后教诲。”赵风正色开口,向太后行了一礼,“母后若无其它事,儿臣就先行告退了。”

“……”望着一如往常疏离而恭敬,看不出真实心思,防自己和防护狼一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